首頁 > 股票投資 > 心理分析 > 正文

股市大眾傳播心理(二)

來源:【贏家江恩】責任編輯:meiying添加時間:2014-12-27 10:48:22
  然而,要善于把握傳媒的基調,為自己做股票可以瀟灑一點,為同是行家的朋友作判斷可以輕松一點,而為非行家的朋友拿主意則難以瀟灑,難以輕松,為股市大眾評判股市更感筆重千斤,這是一個嚴肅認真的股市評論員所常有的感覺和態(tài)度。于是這就產(chǎn)生了一個問題:當服友越想知道行家的真實態(tài)度時,行家卻更為拘謹:有十分把握的寧說七分,有七分把握的寧說五分.有時干脆來個客觀介紹,多空對之類的東西,叫人云里霧里,莫辯東西南北。這時我們最好是跟著他的思路走一道.他的內心感受不會不在文章中流露出來.或嚴峻,或活潑、或輕松、或凝重、觀點是可以隱瞞的,情緒卻無法隱瞞,一篇文章總會有個基調的。把握基調比尋句摘義更重要。當然,最好的顧問是自己。如果我們已經(jīng)有了判斷,我們完全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,沒有必要拘泥于傳媒怎么說,行家怎么想,行家也是人,也有看花眼,說漏嘴的時候。

  其次,要注意傳媒的不良暗示,暗示是傳媒影響大眾的重要方面,某些失當?shù)难哉摵陀^點雖說不能直接作用于投資者,卻會在投資者的意識深處理下定時炸彈,一旦時機成熟,就會產(chǎn)生巨大的作用。如有—“段時間,某些傳媒片面地強調風險,把股價不恰當?shù)乇扔鳛?ldquo;洋泡泡”,這種比喻形象是形象,卻抹煞了股票投資的本質。因為洋泡泡里只是一包空氣、一旦吹破就一錢不值了,而股票卻是一種投資工具,有其現(xiàn)有價值,理論期望價值和長期增殖價值,只要企業(yè)能夠發(fā)展.不發(fā)生危機,無論市價如何跌,這些價值是不會消失的,何來“洋泡泡”一說?像這種極端性的言論雖說不會動搖我們對股市的評估,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培植了我們一種“彩票意識”,一旦時機到來就會發(fā)生影響,使我們更加惶惶而不可終日。

  再如“不經(jīng)股災的股民不是成熟的股民”,這句話我們不知聽了多少遍了,但很少想到它的雙重含義。因為大多數(shù)傳媒在引用這句話時都是針對炒股炒得熱火朝天現(xiàn)象的,殊不知“不經(jīng)股災的膠民”之所以不成熟,不僅僅在于不知風險之厲害,還在于抗風險的心理承受力較弱,不知股市高潮之后有低潮,低潮之后有高潮,所以一見不跌就人人趕快“逃命”,一退套牢就如末日來臨。為什么美國二十年代末的大股災會有那么多的人跳樓,而后來的幾次股災卻少有這種事?為什么臺灣90年的股災雖然并不比美國二十年代末的股災遜色,而投資者大抵除唉聲嘆氣外,卻無過于沖動的表現(xiàn)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“曾經(jīng)滄海難為水.除卻巫山不是云”。單方面強調這句名言,等于暗示投資者:跳樓的日子還在后頭。所以,傳媒對股市大眾的暗示作用和潛移默化作用是不能忽視的。這方面,除了傳媒本身要注意外,投資者本人也要學會辨別,提高免疫力,盡管某些失當?shù)难哉撗矍皩ξ覀兒翢o影響,毫無損失。

  入門須正,思路須正,唯有如此,才能使我們在股市中走得更長、更遠。看行家文章,除了具體結論外,也不妨多看看他立論的基礎和他辨析的方法,后者恐怕比前者還重要一點。

鄭州亨瑞軟件開發(fā)有限公司
版權所有

服務中心:鄭州市金水區(qū)農(nóng)業(yè)路經(jīng)三路
郵編:450002 網(wǎng)址:m.hbzcqc.cn

銷售熱線:0371-65350319
技術支持:13333833889

注冊下載;